保罗·赫尔曼·米勒 (德语:Paul Hermann Müller) ( 1899-01-12,生于瑞士奥尔滕~1965-10-13,卒于瑞士巴塞尔) ,又译缪勒。 瑞士化学家。因发现滴滴涕(DDT)及其化学衍生物对昆虫具有杀虫活性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滴滴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滴滴涕帮助许多国家完全消灭了疟疾。最广泛使用30多年的杀虫剂 — 滴滴涕,是当时提高世界粮食生产和控制虫媒传播的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米勒的父亲是瑞士联邦铁路的一名管理商业事务的职工,他是4个孩子中的老大。小时候他们住在阿尔高州兰兹堡,后来迁往巴塞尔上小学和中学。在高中时,米勒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因为他把所有空闲时间都花到了家庭实验室里进行的基础实验,因而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他一开始未能上大学,而是当了两年化学实验员。1918年至1919年他再次进入中学并通过了大学考试。从1919年开始他在巴塞尔大学读书,主要专业是化学,副专业是物理和植物学。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在高中和大学时,因为米勒瘦弱而苍白的外表,经常被他的同龄人嘲笑为“幽灵”。1927年米勒与弗里德尔·吕格塞格结婚,育有两个儿子,海因里希(1929年出生)和尼克劳斯(1933年出生),还有一个女儿玛格丽特哈(1934年出生)。他的妻子负责家务,并抚养孩子,使米勒可以专注于感兴趣的化学研究。在空闲时间,米勒享受瑞士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在那里他拥有一个小度假屋,使他恢复长期对植物学的兴趣。此外,他还拥有一个小的水果农场并维护管理。米勒经常在园艺、拍摄山地野花和带孩子清晨自然散步时放松。此外,米勒和他的妻子经常喜欢演奏长笛和钢琴二重奏,特别是格鲁克的奥菲奥埃德尤里迪斯。在山上的周末阅读,米勒沉浸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的科学之中。
米勒1925~1961年在嘉基公司从事化学研究,最初研究染料及鞣剂。米勒对植物保护特别感兴趣,他想自己开化工厂合成保护剂。1937年,他申请了合成新型基于罗丹酰胺和氰酸酯化合物的专利,这些化合物显示出杀菌和杀虫的活性。他随后开发出了格拉米诺酮(Graminone)产品,这是一款种子消毒剂,比当时以汞为基础的消毒剂更安全。在成功研制鞣剂和消毒剂后,米勒被公司指派开发一种杀虫剂。当时,根据《解剖学和生理学世界》杂志,“唯一可用的杀虫剂要么是昂贵的天然产品,要么是对昆虫无效的合成杀虫剂”;唯一有效且廉价是砷化合物,但它们对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同样有毒。在他的研究过程中,米勒发现昆虫吸收化学物质的方式与哺乳动物不同。这使得他相信,很可能有化学物质对昆虫完全有效。他试图“合成理想的触杀性杀虫剂”— 这种杀虫剂对尽可能多的昆虫物种产生快速而强大的毒性作用,同时对植物和温血动物造成很少或无伤害。他还把制造一种持久且廉价的杀虫剂以及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事实上太过稳定只是残效期长,但会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中残留的致命问题)作为他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时,受到两个事件的影响。一是瑞士的粮食严重短缺,这突出表明需要更好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对作物造成的减产。二是俄罗斯伤寒疫情,这是历史上范围最广、最致命的流行病。1935年米勒开始寻找杀虫剂,研究了他能找到的关于杀虫剂问题的所有数据,花了4年时间,在1939年9月成功之前失败了349次。他把一只苍蝇放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绑着一种特殊的化合物,不久之后,苍蝇死了,他成功了。放在笼子里的化合物是滴滴涕,或者更确切地说,是1-氯-4-[2,2,2-三氯-1-(4-氯苯基)乙基]苯。米勒很快的意识到滴滴涕就是他一直在寻找能满足要求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其实早在1874年,奥地利实验室一位大学化学系学生蔡德勒(Othmar Zeidler),后来成为化学家的他已首先合成,但只是当时不知其杀虫效力。1939年瑞士政府、1943年美国农业部分别用滴滴涕杀灭马铃薯叶甲,试验均告成功。实践证明滴滴涕能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农作物害虫,并比其他杀虫剂安全。
米勒1940年获得在瑞士的滴滴涕专利(1942年获得英国专利,1943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得专利)后,嘉基公司开始销售两种基于滴滴涕的产品,一种称为Gesarol,5 %喷雾杀虫剂和名为Neocid的3 %粉剂。DDT这个名字于1943年首次被英国军需部使用,同年5月被添加到美国陆军供应清单中。1944年1月滴滴涕用于压制那不勒斯的虱传斑疹伤寒爆发,这是斑疹伤寒的冬季流行得到控制的首例。1946年开始担任嘉基公司副总裁。由于在防止传染病方面的重要贡献,米勒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次由非生理学家夺此殊荣。1961年,米勒在嘉基公司退休,继续在家庭实验室进行研究。1965年10月13日清晨,米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巴塞尔逝世,享年66岁。
虽然米勒要求其理想的杀虫剂对温血动物相对毒性较低,但滴滴涕问世以来被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由于其不易降解,半衰期长,长期大量残留于环境之中(据估计1968年即有45.3万吨残留),对动物构成危害,并显示出有破坏生态食物链的迹象。从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 Carson)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寂静的春天》肇始,到1970年滴滴涕迅速被降解较快、毒性较低的农药所取代,全球现已基本禁止生产使用(仅少数地区还继续使用控制疟疾传媒害虫按蚊)。人类对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合成农药有了全新的、全面的客观、公正的认识。它既可以给人类造福,但滥用将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公众身体健康。滴滴涕从广泛使用到被禁用,说明世上本无先知,科学正确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
引自维基百科和《不列颠百科全书 国际中文版 1999》等(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