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访客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 苄氨基嘌呤 ---
 
编 码 The codingZTJ-2008-0045
国际通用名称或俗名 ISO common namesbenzyladenine
中文通用名称 Chinese common name苄氨基嘌呤
俄文名称 Русское имябензиладенин
法文名称 Nom françaisbenzyl adénine (n.f.)
葡萄牙文名称 Nome em portuguesbenziladenina
其他名称 Other names6-苄氨基嘌呤;N-苄基腺苷;6-苄基腺嘌呤;2-苄氨基嘌呤;保美灵;苄腺嘌呤。N-benzyl-1H-purin-6-amine(CIPAC);6-BA;6-BAP;6-Benzyladenine;ABG 3034;BA;BAP;Benzylaminopurine;CyLex;Cytokinin B;MaxCel;N6-Benzyladenine;N6-Benzylaminopurine;Paturyl;Paturyl 10WSC;Pro-Shear;SD 4901;SQ 4609;TOG-L 101.
中文化学名称 Chinese chemical namesN-苄基-7H-嘌呤-6-胺
英文化学名称 Chemical names(IUPAC or CAS)N-Benzyl-7H-purin-6-amine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符 (InChi) V. 1.06InChI=1S/C12H11N5/c1-2-4-9(5-3-1)6-13-11-10-12(15-7-14-10)17-8-16-11/h1-5,7-8H,6H2,(H2,13,14,15,16,17)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搜索码 (InChi Key) V. 1.06NWBJYWHLCVSVIJ-UHFFFAOYSA-N
二维化学结构式 2D Chemical structure
三维化学结构示意或晶体结构或图像 3D Chemical structure or crystal structure or the image
分子式或实验式 FormulC12 H11 N5
相对分子质量 RMM225.249
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Exact mass225.101440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计算值 Calcd.,%)C, 63.99; H, 4.92; N, 31.09
化学结构类别(基团)或来源 Chemical classes(Groups) or source嘌呤
化学文摘社登录号 CAS registry number1214-39-7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编号 ECHA number214-927-5
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编码 CIPAC code numbers829
中国海关商品编码 Chinese Customs commodity code numbers(2022)2933599012
简 介 Introduction第一代人工合成的嘌呤类细胞分裂素,通过刺激细胞分裂引发植物生长和发育反应,开花并刺激果实丰富度。它是植物呼吸激酶的抑制剂,可增加绿色蔬菜的收获后寿命。传导性差,主要作用于植物接触的部位,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侧芽萌发、底部发苗。能提高坐果率,防止裂果,能形成无核果实。中国登记可申请豁免残留试验。
理化性质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未。熔点 230~233 ℃,沸点 306.2 ℃(1 330 Pa),蒸气压 <0.148 mPa (20 ℃),辛醇/水分配系数 Kow logP 2.19 (pH 7,20 ℃)、2.13 (pH 5,20 ℃),相对密度 1.374 (20 ℃)。解离常数 pKa 3.86,9.89 (22 ℃)。溶解度(g/L/20 ℃):水 0.062 2、己烷 <0.01、甲苯 0.021 4、二氯甲烷 0.251、乙酸乙酯 0.722、丙酮 1.39、甲醇 6.71。在酸、碱和中性水溶液中稳定。150 ℃稳定,400 ℃时分解。
原药和制剂 Technical and Preparations原药:97 %、99 %。
常用制剂:5 % 水剂;1 % 可溶粉剂;2 %可溶液剂。
混剂:可与赤霉酸制成。
用 途 Use type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
主要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Main targets & applications枣树调节生长,用药浓度 20~29 mg/kg;白菜调节生长、增产,20~40 mg/kg;柑橘调节生长,33.3~50 mg/kg喷雾。
作用机理 Mode of action刺激RNA、RUDP羧化酶、NADP-甘油醛-3-磷酸盐脱氢酶和蛋白质的合成
毒性分级(类)与解毒剂 Toxicity and antidotes中国农药毒性分级:低毒。
危害象形图 Hazard pictogram
毒理和归宿 Toxicology & Fate急性毒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大鼠  2 125、雌大鼠 2 130,小白鼠 1 300 mg/kg。大鼠经皮LD50  >5 000 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非皮肤致敏剂。雄大鼠吸入LC50 >0.52 mg/L。 
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2年饲喂试验,雄大鼠 5.2、雌大鼠 6.5,雄小鼠 11.6、雌小鼠 15.1 mg/(kg · d)。对大鼠和兔无致畸性。Ames试验未发现致突变。
生态毒性:北方山齿鹑急性经口LD50 >2 250 mg/kg。鲤鱼LC50 (96 h):38.5 mg/L。隆腺溞LC50 (24 h):>40 mg/L。羊角月牙藻EC50 (72 h) 48.7 mg/L。蜜蜂LD50  急性经口 400 μg/只。蚯蚓LC50 >1 000 mg/kg。无作用剂量(48 h):家蚕 6 000 mg/kg;南方小花蝽、智利小植绥螨和草蛉 >1 200 mg/kg。
归宿14C标记物都从尿液和粪便中排出。被检出的有3种代谢物。在大豆、葡萄、玉米和苍耳中发现9种以上代谢物,最终产物为脲。水解半衰期DT50 >1年(pH 4、7、9,25 ℃)。水相光解DT50:天然水 2.5 d,蒸馏水 12.8 d (22 ℃,400W/m2,300~800 nm)。22 ℃时,推荐剂量下在土壤施用16 d后,分别降解5.3 %(沙壤土)和7.85 %(黏壤土)。其他研究发现半衰期DT50 7~9周。土壤吸附系数Koc 741~1 790。
沿 革 History1958年C. G. Skinner等报道。1975年由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的先驱,植物生理学家福克 · 斯科格 (Folke Karl Skoog)实验室首先合成苄氨基嘌呤并证明其功效。
制造或经销商或登记方 Manufacturer or Distributor or Registrant四川省新兰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依尔双丰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发布)机构与版本 Published agencies & versions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765:2016
登记状态(注意时效性) Status中国登记。美国登记。欧盟批准
备注 Remarks2022年5月22日第2次修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