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码 The coding | CCJ-2008-0639 |
国际通用名称或俗名 ISO common names | sulfuric acid |
中文建议名称 Proposed Chinese names | 硫酸 |
俄文名称 Русское имя | серная кислота |
法文名称 Nom français | acide sulfurique (n.m.) |
其他名称 Other names | BOV;Brimstone acid;Contact acid;Dihydrogen sulfate;Dipping acid;Oil of vitriol;Ridolene 123;Sulphuric acid;Vitriol brown oil. |
中文化学名称 Chinese chemical names | 硫酸 |
英文化学名称 Chemical names(IUPAC or CAS) | Sulfuric acid |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符 (InChi) V. 1.06 | InChI=1S/H2O4S/c1-5(2,3)4/h(H2,1,2,3,4) |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搜索码 (InChi Key) V. 1.06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
二维化学结构式 2D Chemical structure | |
三维化学结构示意或晶体结构或图像 3D Chemical structure or crystal structure or the image | |
分子式或实验式 Formul | H2 S O4 |
相对分子质量 RMM | 98.078 |
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Exact mass | 97.967377 |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计算值 Calcd.,%) | H, 2.06; O, 65.25; S, 32.69 |
化学结构类别(基团)或来源 Chemical classes(Groups) or source | 无机化合物/无机酸 |
化学文摘社登录号 CAS registry number | 7664-93-9 |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编号 ECHA number | 231-639-5 |
中国海关商品编码 Chinese Customs commodity code numbers(2022) | 2807000010 |
简 介 Introduction | 硫酸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化学品,三大无机强酸之一,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硫最重要的含氧酸,用途十分广泛。在地球、金星都有存在。曾作为触杀型,有一定选择性的除草剂使用。 |
理化性质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 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熔点 10.371 ℃,沸点337 ℃(加热到290 ℃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相对密度1.84,pKa1 -3,pKa2 1.99。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腐蚀性、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它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稀释时应把硫酸慢慢加入水而不是把水倒入硫酸。道理是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加入硫酸中会使水浮在硫酸上面沸腾飞溅;另外可利用水的高比热容,降低发热,避免溶液飞溅。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盐。不易燃。 |
原药和制剂 Technical and Preparations | 含量:75 %、98 %。 |
用 途 Use type | 除草剂、杀菌剂、干燥剂 |
非农药用途 Other uses | 常用试剂、pH调节剂 |
主要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Main targets & applications | 用于收获前4天的马铃薯毁茎,亚麻收获前的催枯,用药量100~120 mL/L。曾用于谷类作物、洋葱田防除苗期一年生杂草,芽前或芽后均可施药。 |
作用方式 The way of action | 灭生性 |
危害象形图 Hazard pictogram | |
毒理和归宿 Toxicology & Fate | 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2 140 mg/kg,吸入LC50 25 mg/m3。生命健康即时危险值15 mg/m3。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1 mg/m3。实验室常见的最危险无机强酸,一不小心,可能会造成永久性伤害,应极力避免毁容犯罪分子获得。其强烈的腐蚀性能对皮肉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它除了会透过酸性水解反应分解蛋白质及脂肪造成化学烧伤外,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脱水反应并造成二级灼伤;若不慎入眼,更会破坏视网膜造成永久失明;若不慎误服,则会对体内器官构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会致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硫酸的危险性也会增加。这是因为除了酸性物质的比例在加大外,其脱水性及氧化性亦在上升。当一溶液的硫酸浓度等于或超过1.5 mol/L时,就应贴上“腐蚀性”警告标示,而在0.5~1.5 mol/L之间的,则为“刺激性”。但是,即便在实验室惯用的“低浓度”硫酸(浓度大约为1 mol/L)也能缓慢的蚀穿纸张和衣服。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性分类 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 | 1(致癌物)。对人的致癌部位:证据充分的为喉;证据有限的为肺。详见 IARC MONOGRAPHS-54和IARC MONOGRAPHS-100F。 |
沿 革 History | 公元650~683年(唐高宗时期),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获得硫酸。 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伊本·哈扬 ( Jābir ibn Hayyān)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1808年,约翰·道尔顿 (John Dalton)绘制了早期硫酸分子图,标明硫酸有一个位于中心的硫原子并与三个氧原子建立共价键。 1909年C. D. Woods 和J. M. Bartlett发现除草活性。 |
出版(发布)机构与版本 Published agencies & versions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765:2016 |
登记状态(注意时效性) Status | 中国未登记。美国登记。欧盟未批准 |
备注 Remarks | 2019年6月10日第1次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