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访客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编 码 The codingSJJ-2010-0495
国际通用名称或俗名 ISO common namesfluxapyroxad
中国登记名称 Chinese registered name氟唑菌酰胺
俄文名称 Русское имяфлуксапироксад
法文名称 Nom françaisfluxapyroxade (n.m.)
葡萄牙文名称 Nome em portuguesfluxapiroxade
其他名称 Other names氟唑菌酰胺(中国登记名称);氟克殺。Acceleron DX 612;Sercadis;Xemium.
中文化学名称 Chinese chemical names3-(二氟甲基)-1-甲基-N-[2-(3,4,5-三氟苯基)苯基]吡唑-4-甲酰胺
英文化学名称 Chemical names(IUPAC or CAS)3-(Difluoromethyl)-1-methyl-N-[2-(3,4,5-trifluorophenyl)phenyl]pyrazole-4-carboxamide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符 (InChi) V. 1.06InChI=1S/C18H12F5N3O/c1-26-8-11(16(25-26)17(22)23)18(27)24-14-5-3-2-4-10(14)9-6-12(19)15(21)13(20)7-9/h2-8,17H,1H3,(H,24,27)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搜索码 (InChi Key) V. 1.06SXSGXWCSHSVPGB-UHFFFAOYSA-N
二维化学结构式 2D Chemical structure
三维化学结构示意或晶体结构或图像 3D Chemical structure or crystal structure or the image
分子式或实验式 FormulC18 H12 F5 N3 O
相对分子质量 RMM381.299
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Exact mass381.090057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计算值 Calcd.,%)C, 56.70; H, 3.17; F, 24.91; N, 11.02; O, 4.20
化学结构类别(基团)或来源 Chemical classes(Groups) or source吡唑-4-甲酰胺、联苯
化学文摘社登录号 CAS registry number907204-31-3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编号 ECHA number620-041-3
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编码 CIPAC code numbers828
食品法典委员会农药编码 CODEX pesticide code numbers256
中国海关商品编码 Chinese Customs commodity code numbers(2022)2933199014
简 介 Introduction广谱高效、复配药剂种类和剂型多。通过叶面和种子处理,防治谷物、大豆、玉米、油菜、果树、蔬菜、甜菜、花生、棉花、草坪和特种作物的主要病害,如谷物、大豆、果树和蔬菜上由壳针孢菌、灰葡萄孢菌、白粉菌、尾孢菌、柄锈菌、丝核菌、核腔菌引发的病害,豆科植物的灰霉病、锈病、白粉病,棉花立枯病,向日葵和油籽菜上由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
理化性质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原药(纯度99.3 %)为无味白色至米色固体。熔点156.8 ℃,约在230 ℃分解,蒸气压 2.7×10-6 mPa (20 ℃)、8.1×10-6 mPa (25 ℃),亨利常数 3.028×10-7 Pa · m3 /mol (计算值),Kow logP 3.08(20 ℃),相对密度 1.42 (20 ℃),pKa 12.58 (计算值)。水中溶解度(mg/L, 20 ℃):3.88 (pH 5.84)、3.78 (pH 4.01)、3.44(pH 7.00)、3.84 (pH 9.00)。有机溶剂中溶解度(g/L, 20 ℃):丙酮>250、乙腈 167.6、二氯甲烷 146.1、乙酸乙酯 123.3、甲醇 53.4、甲苯 20.0、辛醇 4.69、庚烷 0.106。黑暗和无菌条件下,在pH 4、5、7、9水溶液中稳定。光照稳定。
原药和制剂 Technical and Preparations

原药:98 %。
混剂:6 %氟唑菌酰胺+6 %氟环唑乳油;7 %氟唑菌酰胺+5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1.2 %氟唑菌酰胺+21.2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用 途 Use type杀菌剂
主要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Main targets & applications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黄瓜、西瓜、草莓白粉病,用药量42.4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10~20毫升/亩;番茄叶霉病,黄瓜、番茄、草莓灰霉病,20~30毫升/亩;辣椒炭疽病,20~26毫升/亩喷雾;马铃薯黑痣病,30~40毫升/亩沟施喷洒种薯。防治芒果炭疽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香蕉黑星病,用药浓度42.4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500~5 000倍液喷雾。
作用方式 The way of action内吸
作用机理 Mode of action作用于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 EC 1.3.5.1) (FRAC 2022),抑制其活性,进而影响真菌病原菌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
抗药性 Resistance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 FRAC 7,C2,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Succinate-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SDHI)组。已知田间种群和实验室突变体中的几种真菌有抗药性。sdh基因中的目标位点突变,例如H/Y(或H/L)为257、267、272或P225L,取决于真菌种类。抗药性风险中到高,需要进行管理,见FRAC SDHI类杀菌剂抗药性管理指南。
相关视频 Related video番茄叶霉病的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治
毒性分级(类)与解毒剂 Toxicity and antidotes中国农药毒性分级:低毒。世界卫生组织农药危害性分类:Ⅲ(轻度危害)。《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 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5(如吞入可能有害)。
危害象形图 Hazard pictogram
毒理和归宿 Toxicology & Fate急性毒性:雌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2 000 mg/kg。大鼠经皮LD50 >2 000 mg/kg。大鼠 吸入LC50  >5.5 mg/L 。 对兔皮肤、眼睛有微弱的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没有致敏性。无致癌性,无致畸性,对生殖无副作用,无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
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90 d饲喂试验大鼠 6.1 mg/(kg · d)。大鼠经皮试验(28 d)1 000 mg/(kg · d)。
生态毒性:鹌鹑急性经口LD50 >2 000 mg/kg。鹌鹑饲喂LC50 (5 d)>5 000 mg/kg。鱼LC50 (96 h,mg/L):虹鳟 0.546、鲤鱼 0.29。水蚤EC50 (48 h):6.78 mg/L。近头状伪蹄形藻生长率有效中浓度ErC50 (96 h) 0.7 mg/L、产量增长有效中浓度EyC50 (96 h) 0.36 mg/L。浮萍生长率有效中浓度ErC50 (7 d) 4.32 mg/L、产量增长有效中浓度EyC50 (96 h) 2.41 mg/L。氟唑菌酰胺对水生生物有毒。蜜蜂急性经口LD50 >110.9 μg/只、接触 (48 h)>100 μg/只。赤子爱胜蚓LC50 >1 000 mg/kg。
归宿:动物经口摄入3 d内通过胃肠吸收和排泄,尿中的排泄低于粪便。吸收转化主要通过联苯环系统的羟基化,吡唑环系统的N-脱甲基化,联苯环系统氟原子的丢失和与葡萄糖醛酸或谷胱甘肽衍生物的共轭进行。母体主要残留在植物中。代谢过程主要通过吡唑环系统的N-脱甲基化形成3-二氟甲基-N-(3'-4'-5'-三氟联苯-2-基)-1H-4-吡唑酰胺,随后由糖苷结合在该位点形成3-二氟甲基-N'-1-(β-D-吡喃葡萄糖基)-N-(3'-4'-5'-三氟联苯-2-基)-1H-4-吡唑酰胺。少量存在的3-二氟甲基-4-吡唑羧酸被认为是由于土壤代谢形成。土壤半衰期(田间)39~370 d,不易水解。
最大残留限量及相关规定(注意时效性) MRLs and Texts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0.02 mg/kg bw,残留物:氟唑菌酰胺 (GB 2763)。食品和饲料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氟唑菌酰胺最大残留限量值

FAO/WHO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 JMPR氟唑菌酰胺毒理(T)和残留(R)评估报告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扩展信息

沿 革 History由巴斯夫公司首先在英国开发,2011年用于谷物。
制造或经销商或登记方 Manufacturer or Distributor or Registrant内蒙古中高化工有限公司、巴斯夫欧洲公司。
出版(发布)机构与版本 Published agencies & versions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750:2023-03 (数据集) 批准。原载于ISO 1750:1981/Amd.7:2021 (2021-12)
登记状态(注意时效性) Status中国登记。美国登记。欧盟批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