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访客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 氟苯虫酰胺 ---
 
编 码 The codingSCJ-2008-0267
国际通用名称或俗名 ISO common namesflubendiamide
中文通用名称 Chinese common name氟苯虫酰胺
俄文名称 Русское имяфлубендиамид
法文名称 Nom françaisflubendiamide (n.m.)
葡萄牙文名称 Nome em portuguesflubendiamida
其他名称 Other names氟虫酰胺;氟虫双酰胺;氟大滅。Belt;Belt 480SC;Fame;Fenos;NNI 0001;Phoenix;RIL 038;Synapse;Takumi.
中文化学名称 Chinese chemical names1-N-[4-(1,1,1,2,3,3,3-七氟丙-2-基)-2-甲基苯基]-3-碘-2-N-(2-甲基-1-甲基磺酰基丙-2-基)苯-1,2-二甲酰胺
英文化学名称 Chemical names(IUPAC or CAS)1-N-[4-(1,1,1,2,3,3,3-Heptafluoropropan-2-yl)-2-methylphenyl]-3-iodo-2-N-(2-methyl-1-methylsulfonylpropan-2-yl)benzene-1,2-dicarboxamide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符 (InChi) V. 1.06InChI=1S/C23H22F7IN2O4S/c1-12-10-13(21(24,22(25,26)27)23(28,29)30)8-9-16(12)32-18(34)14-6-5-7-15(31)17(14)19(35)33-20(2,3)11-38(4,36)37/h5-10H,11H2,1-4H3,(H,32,34)(H,33,35)
IUPAC国际化学品标识搜索码 (InChi Key) V. 1.06ZGNITFSDLCMLGI-UHFFFAOYSA-N
二维化学结构式 2D Chemical structure
三维化学结构示意或晶体结构或图像 3D Chemical structure or crystal structure or the image
分子式或实验式 FormulC23 H22 F7 I N2 O4 S
相对分子质量 RMM682.390
精确相对分子质量 Exact mass682.023315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计算值 Calcd.,%)C, 40.48; H, 3.25; F, 19.49; I, 18.60; N, 4.11; O, 9.38; S, 4.70
化学结构类别(基团)或来源 Chemical classes(Groups) or source邻苯二酰胺
化学文摘社登录号 CAS registry number272451-65-7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编号 ECHA number608-064-7
中国农药通用名称序号 GB 4839-2009 code numbers367
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编码 CIPAC code numbers788
食品法典委员会农药编码 CODEX pesticide code numbers242
中国海关商品编码 Chinese Customs commodity code numbers(2022)2930909011
简 介 Introduction对鳞翅目害虫广谱有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对幼虫有非常突出的防效,对成虫防效有限,没有杀卵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小菜蛾、甜菜夜蛾。
理化性质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白色结晶粉末。熔点 217.5~220.7 ℃,蒸气压 <1×10-1 mPa (25 ℃),辛醇/水分配系数 Kow logP 4.2(25 ℃),相对密度 1.659 (20 ℃)。溶解度(20 ℃):水 29.9 μg/L;庚烷 0.000835、对二甲苯 0.488、1,2-二氯乙烷 8.12、甲醇 26.0、 乙酸乙酯 29.4、丙酮 102 g/L。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pH 4~9)稳定。25 ℃时水溶液的光解半衰期DT50 5.5d。
原药和制剂 Technical and Preparations原药:95 %、96 %。
常用制剂:10 %悬浮剂;20 %水分散粒剂。
混剂:可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制成。
用 途 Use type杀虫剂
主要防治对象和施用方法 Main targets & applications防治玉米螟,用药量 24~36 g/hm2;白菜小菜蛾、甜菜夜蛾,45~50 g/hm2;甘蔗蔗螟 45~60 g/hm2喷雾。在害虫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每季2次,一般连续施药间隔期甘蓝小菜蛾7~10 d。在甘蓝上安全间隔期 10 d。禁止在水稻作物上使用。对家蚕有毒,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
作用方式 The way of action触杀胃毒
作用机理 Mode of action鱼尼丁受体调节剂。激活肌肉鱼尼丁受体,导致收缩和瘫痪。鱼尼丁受体介导钙从细胞内的储存释放到细胞质中。
抗药性 Resistance国际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 IRAC 28组;双酰胺类 (Diamides)。据国内报道,草地贪夜蛾和小菜蛾对其产生抗药性
相关视频 Related video玉米螟的识别与防治技术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农药 安全科学使用技术(沙画版)
毒性分级(类)与解毒剂 Toxicity and antidotes中国农药毒性分级:低毒。世界卫生组织农药危害性分类:Ⅲ(轻度危害)。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 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5(如吞入可能有害)。
危害象形图 Hazard pictogram
毒理和归宿 Toxicology & Fate急性毒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 大鼠  >2 000 mg/kg。大鼠经皮LD50  >2 000 mg/kg。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大鼠 吸入LC50 >0.685 mg/L( 空气)。 
慢性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1年饲喂试验雄大鼠 1.95、雌大鼠 2.40 mg/(kg · d)。Ames试验阴性。
生态毒性:鹌鹑急性经口LD50 >2 000 mg/kg。鲤鱼LC50(96 h) >548 μg/L。水蚤LC50(48 h) >60 μg/L。近头状伪蹄形藻生物质有效中浓度EbC50(72 h) 69.3 μg/L。蜜蜂LD50(48 h,经口和接触) >200 μg/只。对丽蚜小蜂和科列马 · 阿布拉小峰EC50 >400 mg/L,七星瓢虫、胡瓜钝绥螨和智利小植绥螨EC50 >200 mg/L,普通草蛉和食蚜瘿蚊EC50 >100 mg/L。对蚤剧毒,并且在土壤和水中降解慢。因此用于水稻,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较高。初级风险评估表明,氟苯虫酰胺在水稻田使用,对鱼、藻的风险可接受,对蚤的急性风险不可接受。
归宿:动物经口摄入只能部分被吸收,在6~12 h内血液和血浆中浓度达到高峰,并在24 h内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代谢主要通过苯胺甲基化的多步氧化进行,然后进一步葡萄糖醛酸化。主要代谢物是邻苯二甲酸部分的谷胱甘肽配合物。大鼠粪便中的主要成分是未发生变化的母体化合物,还有一定的低剂量水平的苯甲酸(雄鼠),以及苄醇(雌鼠和雄鼠)。在实验室条件下几乎不水解;在水和土壤表面光解是主要降解途径,水和土壤半衰期DT50分别为5.5 d和11 d。厌氧水生环境DT50 365 d。土壤DT50(大田) 210~770 d(3种土壤)。轻微至难以迁移,佛罗因德里克土壤吸附常数Kfoc 1 076~3 318 L/kg。
最大残留限量及相关规定(注意时效性) MRLs and Texts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0.02 mg/kg bw,残留物为氟苯虫酰胺(GB 2763)。食品和饲料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氟苯虫酰胺最大残留限量值。检测方法:哺乳动物肉类(海洋哺乳动物除外)、哺乳动物内脏(海洋哺乳动物除外)、生乳 GB 23200.76

FAO/WHO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 JMPR氟苯虫酰胺毒理(T)和残留(R)评估报告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扩展信息

运输、保管及废包装处置 Transport, storage and disposal of packaging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生态环境部令2020年 第7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
沿 革 History日本农药株氏会社 Nihon Nohyaku Co. Ltd发现,2005年T. Nishimatsu等报道。日本农药株氏会社和拜耳作物科学联合开发。2007年在日本和泰国登记。
制造或经销商或登记方 Manufacturer or Distributor or Registrant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拜耳股份公司。
出版(发布)机构与版本 Published agencies & versions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1750:2023-03 (数据集) 批准。原载于ISO 1750:1981/Amd.4:2008(2008-04-24)
登记状态(注意时效性) Status中国登记。但2016年9月7日起撤销了在水稻作物上使用登记;自2018年10月1日起禁用。原因是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溞)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美国未登记。欧盟批准
备注 Remarks2021年1月7日第2次修订

返回顶部